AI法律洞察

掌握最新趨勢、案例與媒體焦點

媒體報導與新聞稿
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律果科技專注以AI科技解決法律事務,主打LegalSign.ai平台,整合合約生命週期管理、生成式AI與電子簽名,協助企業提升效率、降低風險,獲多項創新獎項肯定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律果科技推出雲端SaaS「律果簽」,從合約起草到簽署全流程數位化,有望提升85%簽約效率,讓合約不再成為交易瓶頸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律果科技執行長陳啟桐具備機械、中文、法律等跨領域背景,結合法律與科技專業,帶領團隊開發創新法律科技產品,挖掘產業痛點與商機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迎接 AI 世代,經濟部近期審查輝達 TAIPEI-1 首批算力申請案,最終通過四個團隊提案,包括律果科技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中華電信5G加速器自2018年啟動以來,已成為臺灣新創產業的重要孵化平台。今年入選的八家新創公司包括:律果科技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陳啟桐分享生成式AI結合法務工作,合約草擬初稿準確率達80-90%,大幅降低時間與成本,並以RAG技術解決AI幻覺問題,推動法律數位轉型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律果科技以生成式AI與一站式合約服務,協助企業自動化合約審查、法律研究、風險評估,推動法務數位轉型並獲國發基金投資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律果科技開發全球唯一能通過台灣律師考試的LLM模型,結合AI與法律專業,推動法律工作智慧化並獲多家企業採用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律果科技以生成式AI技術協助法律工作數位轉型,合約審查、法律研究、風險評估自動化,獲選創業之星選秀公司組優勝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台灣新創律果科技成功上路,依靠了誰?

律果科技在台大創創中心協助下,與宏碁建立合作關係,導入AI改善企業合約管理流程,突破市場知名度障礙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ChatGPT 結合法律應用後,就能搖身成為虛擬的法務人員,協助個人或小企業優化法務工作,更是大企業法務專業工作者的專屬助理——而這就是法律科技新創公司「律果科技」的新產品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《電子簽章法》修訂標誌著臺灣數位經濟發展的新里程碑,推動電子簽章普與應用,不僅增強了文件簽署的安全性和法律效力,更顯著提升各行業的運營效率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GMI Cloud運算解方 擴展AI法律應用,運用分散式算力架構 助律果科技有效控制成本,提升效率與合規性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陳啟桐表示,Project TAME已成為世界唯一可通過台灣律師考試第一試(第一試為選擇題)的語言模型,取得分數贏過89%考生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由長春集團、和碩聯合科技、長庚醫院、欣興電子、科技報橘、專攻法律AI的律果科技與臺大資工系、臺大資管系聯手打造,以Llama-3 70B模型為基礎,由5,000億個Token訓練而成。

閱讀報導
律果科技SaaS服務報導圖片

律果科技LegalTech是一家以法律為基礎的科技新創公司,專注處理法律事務,主推產品LegalSign.ai顧名思義是有AI、法律也有科技,團隊致力於應用科技解決法律事務,提供「一站式生成式AI法律應用+合約生命週期管理+電子簽名平台」。

閱讀報導

案例研究與成功故事

Harvey AI:引領法律服務數位轉型的案例研究

Harvey AI 是近年來法律科技領域中最受矚目的創新企業之一,其成功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與法律專業,為全球律師事務所與法務部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模式轉型機會。自 2022 年由前 O'Melveny & Myers 律師 Winston Weinberg 與前 Google DeepMind 研究員 Gabriel Pereyra 共同創立以來,Harvey AI 迅速吸引業界關注,並於短短數年間在全球多家頂尖律所與大型企業落地實踐,成為推動法律服務現代化的關鍵推手。

Harvey AI 的產品核心在於提供一套專為法律領域設計的 AI 平台,主要模組包括 Harvey Assistant(自然語言法律助理)、Vault(大規模文件儲存與語意分析)、Knowledge(知識管理系統)與 Workflows(自動化流程引擎)。這些工具支援從法律研究、合約審閱、合規檢查、案件準備,到訴訟策略分析等全流程任務,大幅降低律師處理繁瑣工作的時間。

其中,Harvey Assistant 是律師最常使用的模組,可直接用自然語言發問並獲取即時法律研究結果、草擬合約條款與分析意見。Assistant 可根據不同法域需求產生合規內容,並附帶判例與法條來源,確保專業精準度。Vault 則支援超過 10,000 份文件的高速分析,能自動提取關鍵詞與風險因子,為律所節省大量文件初步篩選的人力成本。

Harvey 的底層技術建構於 GPT-4 基礎上,並進行法律領域的垂直化微調訓練,涵蓋判例、法規、合約樣本與實務評論等領域語料,使其相較於通用 AI 模型能更準確理解法律語境。Harvey 的法律 AI 模型提供完整引註來源,並支援客製化訓練與私有部署,符合法律產業對機密資料與專屬系統的高規格要求。

成功應用案例之一,即來自英國頂尖律所 Allen & Overy(安理國際律所)。該所自 2022 年 11 月即開始內部試用 Harvey AI,並於 2023 年 2 月正式將平台推廣至全球 43 個辦公室、3500 名律師。試點期間共提出超過 40,000 筆查詢,涵蓋法律研究、盡職調查、合約草擬與條文比對等場景。該所創新主管 David Wakeling 評價:「我從事法律科技 15 年,從未見過像 Harvey 這樣可改變遊戲規則的工具。」

除了 Allen & Overy 外,美國的 Paul Weiss、愛爾蘭的 A&L Goodbody 等律所也已引進 Harvey AI。Paul Weiss 雖對效率提升持保留態度,但仍認為 AI 可作為大量資料初步分析的利器,協助律師將注意力集中於高價值決策。

在企業法務方面,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 PwC 也在 2024 年於新加坡導入 Harvey AI,並運用於合約分析與法規解讀作業。同月,新加坡知名律所 WongPartnership 亦成為首家在東南亞地區部署 Harvey 平台的律所,顯示其已成功進入亞洲專業服務市場。

Harvey AI 的營運模式以企業級 SaaS 為核心,不提供個人用戶服務,而是透過「Request a Demo」機制與律所及企業直接接洽。收費機制採年度或季度訂閱制,根據使用者數量與模組選擇提供客製化方案。例如,合約密集型客戶可優先採用 Vault 與 Workflows;訴訟型客戶則偏好 Assistant 與知識模組。

截至 2025 年,Harvey AI 的年經常性收入(ARR)已突破 7500 萬美元,並持續擴展至跨國大型律所。其投資者包括 OpenAI Startup Fund、紅杉資本、Kleiner Perkins、GV(Google Ventures)等知名機構,在 C 輪融資後估值達 15 億美元,2025 年初 D 輪則估值再升至 30 億,成為法律 AI 領域的超級獨角獸。

Harvey 的產品也不斷演進,2025 年起平台支援多模型結構,除原本基於 OpenAI GPT-4 外,亦整合 Anthropic 的 Claude 與 Google 的 PaLM 2 模型,讓客戶可依照偏好與法域特性選擇最適模型。同時,Harvey on Azure 模式也支援企業在自有雲環境中部署,提升資料控管能力。

Harvey AI 的成長策略包括積極擴張國際市場與招聘律師背景人才。截至 2024 年底,其團隊人數將達 160 人,且多數產品與行銷成員皆具國際律所從業經驗,例如來自 Skadden、White & Case、Paul Weiss 的前律師,強化與客戶的專業對話能力。

在中文法律支援方面,Harvey 目前尚未針對中文法律語料進行專門訓練,雖可處理基本的中文問題與文書分析,但精度與專業度仍以英文普通法系為主。儘管如此,其多語言能力與開放架構,未來具備拓展中文市場的潛力,亦可能與在地業者合作建構中文專屬模型。

總結而言,Harvey AI 展現出法律產業實踐生成式 AI 的可行性與成效,透過與全球頂尖律所合作、持續投入專業化模型訓練與資安設計,為法律服務業帶來深遠變革。其商業成功亦證明,當 AI 技術深度整合進專業流程後,不僅能釋放生產力,更可能重塑產業分工與競爭格局。

Harvey AI 的案例可視為法律與科技融合的典範,不僅為大型律所與企業帶來顯著效率革新,也為全球法律 AI 的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證模式。

最新文章與 AI 法律科技趨勢

(內容即將上線,敬請期待)